过去的作者写完一部书稿,找出版社是一大难事。
如今有点倒过来了,常常是编辑想好一个选题,四处找作者。这固然和现在出版社多、编辑多、选题多有关,但更和现在的作者有关。现在不少原本有功力的作者坐不住了,他们出过几本书后,名气大了,社会活动多了,讲学多了,研讨多了,就是坐下来写书的时间不多了。
那么,编辑找谁去写书,而且又保证书写得好呢?依我看,的确是不能总盯着名人,但又不能找东郭来假冒,那么就想个笨办法,给自己建一块或几块写作基地。
我前不久和两个青年编辑去南方组稿,明显地感到有的大学虽不是最有名的,但那里的老师们学问做得却很扎实。他们接下选题后,完稿快,写作认真,要报酬也绝不开天价。和我同行的编辑说,有这么几块不同类型的写作基地,我们就不会再为组稿犯愁了。
细想起来,现在组稿和10年前、20年前的确不同了。现在的人的确太忙了。但愿意写书的人还是不少,除开那些攒书族之类,也还有许多忠于学问、忠于学术、忠于读者的人,如果在这些人当中去寻找我们的作者,寻找作者群体,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
过去的老出版家们其实也是这么做的。比如他们非常重视建立一支基本作者队伍,甚至是一支非常有名望的作者队伍。解放前的开明书店,它的作者都是文化界的大名人,叶圣陶、夏尊、沈雁冰、朱自清、巴金、冰心、丰子恺、陈望道等,使开明书店如日中天。这种一大批名作家为一家出版社写作的日子恐怕只能是历史了。想有一块名作者云集的写作基地也难成现实。现在是作者稍一闻名,出版社就盖顶而来,这也是作者疲于应付的原因之一。
名作者是出版界的财富,但名作者都是由无名而有名,发现和培养新作者是编辑的重要贡献。巴金谈起叶圣陶发现他的作品时说过:“编辑的成就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,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,推荐新作品。”他把叶圣老尊为自己“不声不响的向导”,是自己“一生的责任编辑”。我们如今做编辑,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叶圣老学习,精诚所至,我们也不难遇上优秀的作者,我们也肯定可以为自己建立几块写作基地。